網頁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來訪

兩名來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研究人員,就福島災害請教大鳥部落重建經驗(真是太客氣了呢^^),由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社區營造員王曉彤主述;我們誠摯的希望日本友人的重建過程順利,更希望這個地球一切平安。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2011/9/1 中天新聞來訪

2011/9/1 中天新聞來訪
應水利局之邀,拍攝台東災區重建的特別報導,除了著重硬體建設之外,媒體更加關注軟體的、心靈的建構過程。首站便來到了部落工坊,這個由部落婦女們自發性的學習與交流的地方,希望藉由工坊婦女們的努力精神來鼓舞更多的人心。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轉貼報導】大鳥青年會所揭牌 部落VuVu殷切期許

感謝部落耆老為青年會所興建、古法技藝傳承所做貢獻。     
感謝部落耆老們為青年會所興建、古法技藝傳承所做貢獻。 

PeoPo公民新聞│政在發聲 報導
規劃施工歷時半年,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青年會所終於在五月底完工,在八八水災兩週年前夕的八月六號,舉行盛大的揭牌活動。當天有兩、三百個村內、外族人與會,一起見證部­落長輩將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會所親手交給部落青年的重大時刻。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轉貼報導】大鳥青年會所揭牌 部落VuVu搖滾全場



│政大新聞孫曼蘋教授報導
規劃施工歷時半年,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青年會所終於在五月底完工,在八八水災兩週年前夕的八月六號,舉行盛大的揭牌活動。當天有兩、三百個村、內外族人與會,一起見證部­落長輩將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會所親手交給部落青年的重大時刻。

這是部落的嘉年華會,全場老少都興奮到極點。一群超過70歲的部落VuVu一改平日莊嚴,放下身段,不計形象,以勁歌、熱舞,炒熱全場氣氛。年輕人紛紛跳上台與祖母級長輩­共舞,主持人唯恐舞台不堪負荷,忙下逐客令。當天,幾乎動員全部落的慶祝活動,從下午一直搖滾到深夜。

青年會所座落在八八水災土石流區,地上建築由世界展望會補助,土地則由部落族人王中山、陳清、潘光雄、蘇明雄提供無償使用,耆老高安吉領著建築經驗老到的族人林成宗、林成­男、金勝明、高永順等人以半價酬勞組織工班興建,最感人的是,在芭札筏文化協會及世展會協助下,他們還將青年會所傳統建築工法有系統的傳授給部落年輕人,寄望新生代接下部­落文化傳承、發揚、茁壯的任務。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大鳥(笆札筏)部落青年集會所揭牌啟用活動


臺東縣大武鄉大鳥(笆札筏)部落是八八水災的受災區​域,而災後的重建已到了一個更加自立的階段;回想救援的​過程中,受到各方關注與各單位的協助,在感念下,希望有​朝一日也有能力得以協助他人。

重建中,部落族人意識到災難預防的重要性,也體認到​部落傳統組織的完備於部落自救能力相對的重要,特別是青​年會展現了關鍵性的援助角色。是故,為修復此次風災帶來​族人間的傷痛,試圖以興建象徵部落力量與未來希望的青年​會所,做為重新凝聚部落向心力的起點。

有鑑於此,邀集部落族人籌劃搭建「青年集會所」,於​100年2月14日在風災坍塌地動土興建,由部落老、中、青代表率領​族人共同施作;從採集建材、開挖地基、向上搭建等,均由​族人徒手施作,歷經160個工作天,終在今年5月底施作​完竣。

為配合本部落一年一度的小米祭典及青少年暑期各項文​化課程活動,同時紀念莫拉克風災二週年,族人已從風災的​傷痛轉為積極的文化重建工作,決議舉行落成啟用典禮,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參與見證。



另,配合這富有文化象徵意義的會所啟用,特設計「大鳥展​翅-書寫下歷史的一刻」紀念T恤。FB購買活動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25995727735391​7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世代的觀看: 關於pacavalj青年集會所的一點小言


翻看過程中的紀錄照片,看到這張耆老的背影感觸良多;建築體日已完成,中間的過程都是珍貴的,關於老中青三代的合力建構出消失五、六十年的傳統青年會所。總之,各年齡階層要在一起,這樣文化重健才有意義。


我們準備好了要邁向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你呢?願意一起一起嗎?

【轉貼報導】聽到部落裡不同的意見,其實都很重要

文/柯亞璇 原文網址:http://www.88news.org/?p=12300


前言:
災後的重建過程環境中,各部落災區都呈現不同性質的「轉換空間」來支持災區部落下一步的重建。
大鳥部落14戶災民從中繼帳篷入住到部落最下方的中繼屋之後,部落也開始試圖從部落生活中找尋延續文化傳承的轉換空間。除了從卑南色彩的排灣族文化找到部落婦女的創作空間,也從青年會所斷層將近幾十年左右的傳統空間開始建立部落的教育場所。
這些部落空間所創造出來的不是文化觀光的經濟價值,而是文化再延續的能量儲備空間。至今仍需擔心雨量達200公釐就得撤村的大鳥部落族人,如何在這些「轉換空間」來儲備自己的力量?以下是相關整理報導。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轉貼報導】大鳥部落從「中繼」到「永久」:只要是不離開部落就好了

文/柯亞璇 原文網址:http://www.88news.org/?p=12286

前言:由4個部落,3個頭目組成的排灣族大鳥村,因為八八風災再次挑起這個敏感的部落內部關係。對於這樣的「關係」,大鳥部落災後重要組織者王中山表示不便說明,但也指出目前部落的事務都是由村長以及政治人物來管理。

王中山也很委婉表示,「當時我們在帳篷待了181天,因為再談起八八風災的過程是滿辛苦的,我不喜歡再談這個部分,這個讓我很受創,因為這個關係到我們部落很多很多的事情。」
雖然王中山委婉的表達八八重建後內心的衝擊,但是對於這14戶災民的未來,他仍然扛著這群災民未來所要堅持繼續走下去的抗爭之路。三年過後,大鳥部落的中繼屋與居民要如何繼續守護自己的家園,以下是採訪王中山相關整理報導。
「中繼屋」是安全的
大鳥部落族人王中山表示:「這裡(中繼屋)的14戶是八八風災受損比較嚴重的族人,家屋幾乎是全倒的。當初政府本來沒有要安置我們在這個地方,但我們很堅持要住在這邊,他們本來是要我們去大武鄉的隔壁部落,或是到其它較遠的部落。」
99年的3月1日,大鳥部落的災民搬入到現在的中繼屋空間。以前是住在部落最上方,現在住在部落最下方的王中山說,「我們現在是想再爭取這個地方變成永久屋。雖然部落環境目前風災沖刷的上方區域是不安全的,但是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區域是『安全』的。」
他也表示,目前14戶居民也很感謝世展會給予這樣的空間讓族人可以安心生活在這裡。目前中繼屋的空間樓上家樓下32坪。他也表示,當初世展在這邊中繼屋的設計就是以永久的概念去設計這個空間,與嘉蘭部落中繼屋的做法又不一樣。
在這裡居民的配置方式也是以原來「誰是誰的鄰居」來做居住的配置,不以抽籤的方式來選擇家屋的位置。
image003
王中山表示,「雖然現在住的是中繼屋,但是還好,現在沒有離開部落是最慶幸的。如果要我們離開部落,內心會很不平。」 (上圖為大鳥部落中繼屋街景環境。)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文建會、南島社大等參訪


災區重建見學參訪,劉炯錫教授一行人給予高度的肯定,莫不鼓舞這一路來辛苦前進的部落夥伴們。